孩子容易烦哭、多汗、爱摇头、枕秃,6个月的宝宝囟门周边骨头较软,摸上去有按乒乓球的感觉,警惕:孩子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易引发佝偻病!
医院儿科主治医生王志丹提醒,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容易造成骨骼损伤,留下后遗症,如O型腿、X型腿、鸡胸、肋骨外翻等,其中肋骨外翻还有可能压迫心脏。
怎么补充维生素D?
医生建议家长坚持母乳喂养
每天带孩子户外运动1-2小时
同时,定期为孩子检查身体
发现维D缺乏后及时补充
孩子烦哭、多汗、枕秃,警惕佝偻病佝偻病,即因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以前佝偻病较为常见,现在营养好了,发病少了,但每个月还是会接诊一两例。”王志丹提起。
烦哭、多汗、爱摇头、枕秃,都可能是孩子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但家长容易忽略,她接诊过多个病例,都是因为孩子肚子不舒服,家长以为是肠绞痛而前来就诊,没有意识到与佝偻病有关。这些病例大都在2至4岁时才前来看诊,此时孩子已经出现了“O”形腿或“X”型腿等症状,治好后也会有残留的骨骼畸形。
市人医儿科主治医生王志丹为患儿检查身体
王志丹谈到,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18月龄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
主要分为4个阶段:初期(早期)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枕秃、多汗等。
活动期(激期),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
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1岁后,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
恢复期,初期和活动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逐渐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后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这些方式可补充维D,预防佝偻病佝偻病的主要特征为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而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怎么预防?
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是关键
一般来说,天然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动物性食品中的含量虽然较多,但普通膳食中的含量也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目前认为新生儿即有维生素D缺乏或亚临床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
没有充分的日光照射,喂养不当,缺少富含D的食品是婴幼儿发生佝偻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早产儿、多胎儿,由于先天不足,肝功能不完善,维生素D及钙、磷储存量少,出生后生长又比较迅速,更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病。
王志丹介绍,宝宝与佝偻病的战争,从妈妈肚子里就要开始:怀孕后期,准妈妈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妊娠后期7~9个月可每天服维生素D25μg(U)或给维生素D~μg(10万~20万U)一次口服,每天应由膳食中补充mg元素钙,不足的需用钙剂补充。同时,孕妇应有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供应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孩子出生后,最好从2周就开始补充维D,一直持续到2岁;早产儿建议出生一周即开始补充。
怎么补充?
人体的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的,晒太阳是最好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式,建议每天户外运动1-2小时。“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因此不要隔着玻璃晒。”王志丹提醒,要让孩子的手脚、胸口等多接触太阳。此外,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增加维生素D强化奶制品的摄入等,也是有利于新生儿获取维生素D的方式。
对于早产儿、双胎、体弱儿、生长发育特别迅速的小儿可用维生素DIU/d,3个月后改回IU/d。确诊佝偻病的可用维生素Dμg(30万U)一次肌内注射,也可口服胆维丁乳剂(商品名为英康利)15mg/支,内含维生素D万U,3个月后改回预防量IU/d。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定期给孩子进行儿科保健检查,出现问题时能得到科学及时的医学干预。一般来说,建议1岁以内3个月做一次体检,1岁以上半年一次,3岁后一年一次。
孩子太小
长期服药补充维生素D
会不会发生维生素D中毒?
王志丹表示,家长完全不用担心有此顾虑:婴幼儿要每天服用维生素D达10粒以上,连续服用3个月,才有可能中毒。而在日常操作中,医生一般每天会为孩子补充-单位的维生素D,能满足治疗需求,而远远未达到“药物中毒”的剂量。
老年骨质疏松也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较少,动物性食品的控制及多种疾病都是导致老人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原因。
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刺激皮肤的细胞制造维生素D;另一个途径就是来自于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鱼肝油、深海鱼油等,都是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保健品。
但是,维生素D是否摄入越多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摄入太多,也会引起维生素D中毒,当机体大量摄人维生素D,使体内维生素D反馈作用失调,肠吸收钙与磷增加,血钙浓度过高,降钙素调节使血钙沉积于骨与其他器官组织,影响其功能。
所以,建议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补充维生素D前,先进行维生素D检测,开始治疗后,也要注意定期体检。
采写
清远日报记者岳超群通讯员彭可明
编辑
叶紫
校对
喵果果
清远政务新媒体合作
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