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佝偻病和母牛胎衣不下分析诊治

犊牛佝偻病是指新生骨骼在钙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矿物质而造成骨组织形成钙化不全性软骨肥大以及骨骺增大,是一种全身性矿物质代谢疾病。临床上主要症状是消化机能紊乱、长骨弯曲变形以及跛行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犊牛佝偻病的病因分析犊牛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1、病因分析维生素D缺乏。母牛在哺乳期严重缺乏青饲料或者在日粮中没有添加充足的多维,同时长时间采取封闭舍饲,会导致乳汁中含有较少的维生素D,使后代哺乳犊牛无法通过吮乳获取所需的维生素D,从而出现发病。另外,犊牛每天没有经受充足光照或者饲喂光照时间较短的饲草料,导致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受到抑制,从而使其因缺乏维生素D而出现发病。

钙磷缺乏或者比例不当。犊牛长时间饲喂缺钙的饲草料,如块根类饲料、麦糖、麦秸等,导致血液中钙水平降低;或者长时间饲喂多汁饲料、麦糖等,以及种植在低磷土壤上的饲草料,导致血液中磷水平下降,导致机体缺乏钙、磷或者摄取不足而出现发病。

另外,如果犊牛胃肠酸碱平衡被破坏或者瘤胃内微生物群紊乱,以及患有寄生虫病(如绦虫病、蛔虫病等)而造成机体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等,都会对其吸收和利用钙、磷造成影响,从而也会使其出现发病。钙磷比例不当,即搭配的日粮时没有合理调控钙、磷比例,导致犊牛需要大量的维生素D,对其吸收钙、磷造成严重影响,同样也会使其发生佝偻病。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牛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并伴有异嗜,拒绝走动,步态强拘,出现跛行。随着症状的不断加重,四肢多个关节近端发生肿大,肋软骨与肋骨连接处出现念珠状肿,胸廓隆起并发生变形,脊背凸起,四肢长骨弯曲变形,如前肢腕关节明显外展呈0形姿势,而两后肢跗关节明显内收呈X形姿势。颜面增宽、隆起,鼻腔狭窄,吸气有所变长。牙齿无法完全咬合,发生口裂而无法完全闭合,并伴有采食、咀嚼不灵活。

3、肌肉和腱的张力变小,腹部明显下垂。生长发育缓慢,缺乏营养,被毛粗硬,失去光泽,换毛延后,发生贫血。部分患病犊牛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如神经过敏、抽搐和痉挛等,骨骼弯曲、发生变形,骨硬度下降,变软变脆,且容易导致长骨发生骨折等。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进行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病牛可内服10-15 mL鱼肝油,每天1次,但出现腹泻时要立即停止使用;肌内注射40万-80万IU骨化醇,每周1次;或者皮下或者肌内注射1-4 mL维生素D2胶性钙液,每天1次;或者内服5-10 g乳酸钙,每天1次;静脉注射10-20 mL 10%葡萄糖酸钙或者5 -10 mL 10%氯化钙,每天1次。适当增加精饲料的喂量,推荐精饲料配方为53%玉米、20%豆饼、18%糠麸、3%骨粉、5%鱼粉、0. 5%食盐、0. 5%饲料添加剂。同时,控制日喂量中至少有70%为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和青干草,减少饲喂稻草、麦秸以及品质较差的饲草。

另外,病牛也可肌肉注射20 mL维丁胶性钙注射液(每毫升含有o.5 mg钙和0. mg维生素D3),每天1次,连续使用7天;配合肌肉注射20 mg地塞米松酸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7天。其中地塞米松属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非常强,不仅能够缓解炎症部位的水肿、渗出,减轻红、肿、热痛等,还能够防止毛细血管在炎症后期出现增生,缓解或者避免发生黏连。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使胃壁细胞增加,促使机体增加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导致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对迷走神经兴奋的反应性保持正常。因此,能够提高机体消化功能,能够用于治疗慢性消化不良,并改善机体吸收矿物质及维生素D的能力。

5、预防措施确保哺乳母牛饲养管理良好,提高饲料营养含量,增加饲喂含有大量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饲料,如青绿饲料、配合饲料(主要是用于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并经常进行日晒,保证机体健康状况良好。同时,确保满足犊牛所需的钙、磷和维生素,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坚持适量的运动。

牛舍要保持清洁卫生,为犊牛创造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犊牛断奶后,要多饲喂一些鲜嫩多汁的青草和青干草,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禾本科及豆科种子,还要补充适量的骨粉、多种维生素以及含硒生长素。此外,如果犊牛患有体内寄生虫病或者慢性消化不良,都能够诱使其发生佝偻病,为此要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犊牛佝偻病的临床症状病牛消化紊乱,异嗜,跛行喜卧地,体温正常,稍运动则呼吸困难,站立时两前肢腕关节向外侧凸出,前肢呈内弧圈状弯曲。两后:肢跗关节后侧方内收,肋骨和胸骨端肿大如串珠状,脊柱变形,多数呈上凸的拱背姿势。四肢各关节肿大,走路困难。预防对妊娠和分娩母牛,要保证足够的青草和充足的阳光照射。扩大犊牛的活动范围,并让其经常晒太阳。犊牛断乳后要多喂青干草和多汁鲜嫩的青草,补充饲料中药有豆科及禾本科种子,并添加骨粉、含硒生长素、多种维生素。

治疗给每头病牛肌内注射骨化酚2.5万-10万单位,每天1次,连用10天;也可选用维生素D胶性钙或维丁胶性钙,剂量为5―10毫升,每天肌注一次或隔天肌注一次,3―5天为一个疗程。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15―20毫升,连用6天

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

一般认为母牛分娩后一般在12小时内排出胎衣,如果超过上述时间仍不能排出时,就是胎衣不下。

  发病原因

  母牛在妊娠后期运动不足,营养失调,缺少矿物质或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不当,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等,母牛瘦弱或过肥,胎水过多,双胎、胎儿过大、难产和助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都可以引起子宫弛缓、收缩乏力,引起胎衣不下。由于感染病原体引起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炎或母体子宫发炎,致使胎儿胎盘绒毛组织不能与母牛子宫宫阜的腺窝分开,造成胎衣不下。

临床症状

  母牛分娩后,阴门外垂有少量胎衣,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有时虽有少量胎衣排出,但大半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排出。也有少数母牛产后在阴门外无胎衣露出,只是从阴门流出血水,卧下时阴门张开,才能见到内有胎衣。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分解和被吸收,从阴门捧出红褐色黏液状恶露,混有腐败的胎衣或脱落的胎盘子叶碎

块。少数病牛由于吸收了腐败的胎衣及感染细菌而引起中毒,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甚至转为脓毒败血症。少数病牛不表现全身症状,待胎衣等恶露捧出后则恢复正常。大多数牛转化为子宫内膜炎,影响母牛怀孕。

胎衣全部不下

胎儿胎盘的大部分仍与子宫黏膜连接,部分胎膜悬吊于阴门外变性褪色。牛胎衣脱出的部分常为尿膜绒毛膜,呈土红色,表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子叶。子宫严重弛缓时,全部胎膜可能滞留在子宫内;悬吊于阴门外的胎衣也可能断离,在这种情况下药进行阴道检查才能发现子宫内还有胎衣。

胎衣部分不下

将脱落不久的胎衣摊开,仔细观察胎衣破裂处的边缘及其血管断端能否吻合以及子叶有无缺失,可以查出是否发生胎衣部分不下。

牛发生胎衣不下后,由于胎衣的刺激常常弓背努责;如果努责剧烈,可发生子宫脱出,胎衣在产后1天内就开始变性分解,夏天更易腐败,在此过程中,胎儿子叶腐败液化,因而胎儿绒毛膜会逐渐从母体腺窝中脱出来,由于子宫腔内存在有胎衣,子宫颈不会完全关闭,从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患畜卧下时排出量较多。液体内含胎衣碎块,特别是胎衣血管不易腐烂,很容易观察到。向外排出胎衣的过程一般为7~10天,长者可达12天。

由于感染及腐败胎衣刺激,病畜会发生急性子宫炎,胎衣腐败分解产物被吸收后则会引起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瘤胃弛缓,腹泻,产奶量下降。胎衣部分不下通常仅在恶露排出时间延长时才被发现,所排恶露性质与胎衣完全不下时相同,仅排出量较少。

虽然多数牛胎衣腐败分解后会自行排尽,但也常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等影响以后的怀孕,从而成为乳牛业的严重问题。

治疗

注意:对于阴门悬吊有胎衣者,既不能在胎衣上悬吊重物,又不能将胎衣从阴门处剪断。采取前一种方法,胎衣血管可能勒伤阴道底壁黏膜,也可能引起子宫内翻及脱出,还会引起努责以及重物将胎衣撕破,使部分胎衣留在子宫内;采取后一种方法处理,遗留的胎衣会缩回子宫,以后脱落也不易排出体外,还会使子宫颈提前关闭。如果悬吊的胎衣较重,可在距阴门约30cm处剪断,以免子宫脱出。

药物疗法

1.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有外伤或坏死时,应用抗生素做全身治疗2.在胎衣不下的早期阶段,常常采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创伤或坏死情况时,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增大药量,或改为静脉注射,并配合支持疗法。特别是对小家畜,全身用药治疗胎衣不下是必不可少的。3.分娩后一周内的牛,禁止导管灌注,易造成阴道穹窿和子宫壁穿孔。向子宫内投放四环素或其它抗生素,起到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药物应投放到子宫黏膜和胎衣之间。大家畜每次投药0.5~1g。辅助疗法:天花蛋白粉可以促进胎盘变性和脱落;胰蛋白酶可加速胎衣溶解过程;氯化钠则能造成高渗环境,减轻胎盘水肿和防止子宫内容物被机体吸收,并刺激子宫收缩。

子宫颈如果已经缩小,可肌注雌激素,例如己烯雌酚,牛10~30mg,PG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使用这些药物促使子宫颈开放,排出腐败物,然后再放入防止感染的药物。雌激素尚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提高子宫的抵抗力,可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共2~3次。出现全身症状时需要进行子宫治疗,四环素是首选药,因为引起母牛子宫炎的典型菌群具有产生青霉素酶的特性;厌氧菌的存在使氨基糖苷类的作用受到抑制;子宫内的组织碎片使磺胺类无效;子宫用防腐剂处理没有益处。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外伤或坏死时,应该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4.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加快子宫内容物的排出。肌注或皮下注射比赛可灵10ML,4h后重复一次;这类制剂应在产后尽早使用,对分娩后超过24h或难产继发子宫弛缓者效果不佳。另外,给牛灌服3L羊水,也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于2~6h后可排出胎衣,否则6h后可重复应用,供羊水牛必须是健康的。

5.中药治疗(1)加味生化汤(2)参灵汤:黄芪30g党参30g生蒲黄30g五灵脂30g当归60g川穹30g益母草30g,共为末,开水冲,灌服。加减:淤血而有腹痛者,加醋香附25g泽兰叶15g生牛膝30g。(3)活血化瘀汤:当归60g川25g五灵脂10g桃仁20g红花20g枳壳30g乳香15g没药15g,共为末,开水冲,黄酒~ml为引,灌服,适用于体温高,努责不安的病畜。

在有布病的场,糖钙静脉注射预防性治疗方法能控制胎衣不下在10%以内。干奶牛饲喂低钙料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胎衣不下发生率。在精饲料含钙量正常的情况下,干奶牛粗饲料为青贮加羊草时胎衣不下发生率较高,干玉米秸加羊草则胎衣不下发生率较低。

手术治疗

即徒手剥离胎衣。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要强剥,剥离不净不如不剥,患牛体温升高时不能剥。剥离胎衣应做到“快(10~20分钟内剥完)、净(无菌操作,彻底剥净)、轻(动作要轻,不可粗暴)”,严禁损伤子宫内膜。对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体温升高的病牛,不可进行剥离。

(1)术前准备:术者穿戴长靴及橡胶围裙,清洗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并按常规消毒。用绷带包缠病牛的尾根,拉向一侧系于颈部。手上如有伤口,应注意防止受到感染。

(2)剥离方法:在母体胎盘与其蒂交界处,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的边缘,轻轻将它自母体胎盘上撕开一点,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抠开一点。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逐步分开,剥得越完整效果越好。辨别一个胎盘是否剥过的依据是,剥过的胎盘表面粗糙,不连胎膜;未剥过的胎盘和胎膜相连,表面光滑。如果一次不能剥完,可在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等1~3天再剥或留下让其自行脱落。

(3)胎衣剥离完毕后,用虹吸管将子宫内的腐败液体吸出,并向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每天或隔天一次,持续1~3次。

在临床诊治牛胎衣不下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和兽医在疗治该病时存在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双重误区。

一 治疗胎衣不下的时效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应用催产素的时机选择错误

部分养殖户为预防胎衣不下的发生,在奶牛分娩前即肌肉注射催产素;部分兽医治疗胎衣不下时,在奶牛分娩12h以后才开始肌肉注射催产素,这都是错误的。

原因分析:在奶牛分娩前肌肉注射催产素可诱发母牛提前生产,缩短了胎儿胎膜与母体胎盘正常脱离的缓冲期,反而导致胎衣不下发病率的提高,如子宫颈口开张不全,还可能导致难产甚至子宫破裂。由于缺乏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奶牛分娩12h以后再肌肉注射催产素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奶牛分娩后12h内分别在0,6小时时肌肉注射催产素50~IU,效果较好。

二手术剥离或药物治疗的时机选择错误

这种错误主要包括提前和推后进行手术剥离或药物治疗两种情况。

提前进行手术剥离或药物治疗的问题。在分娩12~24h内,胎儿胎膜与母体胎盘联系较为紧密,如强行剥离则很难完全剥离,反而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的较大损伤和感染。在此期间,因胎儿胎膜与母体胎盘致密粘连的阻隔,即使子宫内放置药物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解决方案:推后进行手术剥离或药物治疗,奶牛分娩后24~48h内进行手术剥离或药物治疗为最佳时间。推迟进行手术剥离或药物治疗的问题。在牛分娩48h后,子宫内的胎膜腐败加剧,恶露蓄积增多,感染状况亦随之加剧,在此期间子宫体及子宫颈口的收缩开始加速,手臂已经不能轻松通过子宫颈口,此时手术剥离胎衣不仅可能造成子宫颈口的人为损伤,而且很难完整剥离和清除胎膜碎片,甚至可能导致子宫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解决方案:放弃手术剥离而改为药物治疗

治疗牛胎衣不下的实效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不能完整剥离胎衣,发现胎儿胎膜与母体胎盘粘连紧密,尤其是流产、早产等致使胎膜未成熟,或者胎膜已水肿老化,或者胎膜在高温高湿的子宫内环境中已经液化崩解的情况下,部分兽医采取强行剥离措施,造成子宫内膜的较大损伤或胎膜及其碎片无法完整、完全清除干净。

解决方案:如果牛全部胎衣不下且不易剥离,因胎膜与子宫壁粘连紧密,此时不可强行手术剥离,而应改为药物治疗;如果奶牛部分胎衣不下且易于剥离,笔者认为应首选剥离,手术剥离的最佳时期为奶牛分娩后24~48h内,手术剥离时要力求“除恶务尽”,尤其应清除干净子宫角尖端的胎膜,并将子宫腔内的胎膜碎片及蓄积液尽可能地一并手工排除干净。

三母牛子宫已经感染

临床治疗胎衣不下时,部分兽医不仔细检查子宫感染状况,对已经出现体温升高反应的牛盲目地进行手术剥离胎衣或药物治疗,造成子宫内炎症的扩散。

对于子宫感染已经引发体温升高的母牛,应立即放弃手术剥离或子宫内放置药物治疗,改用静脉输液全身治疗。建议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mL+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mL+维生素C注射液4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mL+头孢噻呋钠3.0g(首次用药剂量需加倍)。

以上药物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d,同时肌肉注射安乃近注射液30mL,其他对症治疗即可。

四药物治疗方法不当

1)应用较大稀释倍数的药物冲洗驰缓期的子宫时,不能将稀释液从子宫内导出;2)子宫驰缓增大或剥离不彻底致使胎膜碎片及蓄积液较多,药物在恶露不行的宫腔内被稀释,药物的剂量和浓度与子宫的容积及感染状况不匹配;3)大容量地放置药物可能造成子宫炎症向输卵管和腹腔扩散;4)选择用药的顺序不正确。

解决方案,尽可能地清理导出子宫内的胎膜碎片和蓄积恶露,减少药物稀释倍数,并尽可能地放置于两子宫角尖端最深处,先选择具有刺激性能促排的药物先期处理(如5%浓盐水、0.5%稀碘液、0.1%高锰酸钾溶液等),后选择刺激性小且具有修复功能的中草药(如穿心莲、金银花、益母草、红花等中药复方合剂),最后选择低浓度广谱抗菌消炎药物(如头孢噻呋钠、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冲洗子宫,子宫冲洗用药的剂量和浓度应与子宫的容积及感染状况相匹配,遇子宫驰缓病例可先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4~0.6mg,以扩张子宫颈口,24h后再皮下注射氯化氨甲酰胆碱20mL,以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从而达到顺畅排除恶露的目的。

治疗药物的有效性、持久性和存留性差

由于胎儿胎膜与母体胎盘致密粘连的阻隔,药物不能通过其间的屏障而有效发挥作用;奶牛努责强烈将药物快速排出而导致药物存留性较差。

解决方案:将抗菌消炎药物放置于胎膜碎片与子宫壁间隙处,最好以完整的片剂或缓释胶囊或长效油剂的剂型放置于两子宫角尖端最深处,从而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长效性。遇奶牛努责强烈可肌肉注射孕酮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25mg,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从而保障药物的有效存留性。

自己的观点及看法,如有争议及不同观点阅后可忽略

更多肉牛羊养殖技术问题扫描下方







































丹芪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z/3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