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照片由陈同学提供)
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为草本,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芦,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名“漏芦”。秋后采收,去泥土,鲜用或晒干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漏芦)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一名野兰。生山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漏芦)性味苦咸,软坚消瘿,泻热解毒,为外科专药。”
漏芦(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NO.2.1功效主治
漏芦,苦,寒,归胃、大肠、肝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散结通乳。
1
清热解毒:本品苦寒,入胃、大肠经,可清热解毒,适于热毒壅滞之疮痈肿毒、瘿瘤、瘰疬、疥癣、痢疾等病证。
2
散结通乳:本品苦寒,既入阳明经,又入肝经,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散结通乳,适于之乳房胀痛、乳汁不下、乳痈等病证。
用法:5~9g,煎服。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祁州漏芦含丰富的植物蜕皮激素、黄酮、噻吩及挥发油等成分,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和免疫促进作用,在临床上用于降血脂和抗氧化均有较好疗效。禹州漏芦主要含噻吩类、挥发油类、三萜类及甾体类等成分,对肿瘤细胞及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保肝、抗炎等作用。
漏芦(摄于湖南长沙)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包小妹,罗素琴.祁州漏芦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7(09):-.
汪毅,李铣,张鹏.禹州漏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02):-.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