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风至,吹落庭中黄金叶,北京秋季拍卖会即将拉开帷幕,只待各地藏家前来“淘宝”。北京作为伦敦、纽约、香港之后世界最大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不仅古玩收藏氛围浓厚,并且以举办高精尖的拍卖会增强文物流通,促进藏家对艺术品购买力而著称。11月15日—19日,君一明十秋季拍卖会首场精品展将在北京举行,诚挚的邀请每一位新老藏家莅临展览现场共飨珍品。君一明十秋季首场拍卖会拍卖会分为、、、四大专场,本届精品展定位珍稀高端路线,以清代御制古董为主,兼顾玉器杂项和佛教艺术,从中甄选难得之器,计二十余件进行展示。古董的收藏、鉴赏与研究融合了历史学、人文学、金石学、博物学等知识,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不论市场如何风起云涌,其收藏价值依然不减。重点拍品介绍←←←图片横划查看龙焉Lot:清乾隆唐英制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高:36.6cm参阅:1.伦敦苏富比,年12月11日,编号.香港苏富比,年11月20日,编号
赵宋之神韵大清之风姿唐窑之佳作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衍生而来的瓷器造型,始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状若天球,故拍品器形、纹饰沿袭永宣御窑制式,而青花加釉里红的装饰技法则是「摹古而不泥古」的创新之举,以铜红取代剔刻工艺,两相对照,令人耳目一新。拍品纹饰布局及装饰技法与伦敦苏富比年秋拍第号属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识青花釉里红云龙纹胆瓶、香港苏富比年秋拍第号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扁瓶相同,均属乾隆御窑品级极高纹样画片。另据清宫档案相关记载,此类纹样作品皆为乾隆早期唐英榷陶期间所作。由此可知,拍品即为乾隆御窑慕古无款宫廷重要陈设器,予以庋藏。拍品造型挺拔俊朗,浑圆饱满,器身以釉里红绘龙纹,以“一身三显”描绘龙身四段及背鳍、龙爪等,龙首双角、鬓须毫髮毕现,生动逼真;以青花烘染灵芝形云纹,氤氲缭绕,祥瑞至极。整器纹饰布局疏密有致,笔法娴熟流畅,画工遒丽洒脱,点染恣肆磅礴,将飞龙在天的灵动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明显受到南宋宫廷画师陈容《墨龙图》的绘画风格影响,三爪龙纹亦可考证。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南宋端平二年(年)进士,官至莆田太守,南宋著名画家,以绘墨龙图著称,以墨色浓淡及巧妙的留白表现神龙于翻腾的云海中穿行,其绘画技巧及艺术价值在中国绘画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拍品以瓷胎为纸,钴蓝、铜红为墨,所绘云龙纹饰构图繁复细腻,章法严明考究,其艺术水平可与陈容之作媲美。而以技术难度论,本品之瓷绘丹青则更胜一筹。其青花浓淡相宜,渲染有度,有「墨分五色」之神妙;釉里红沉稳艳丽,白描与平涂相结合,笔法精妙,色泽层次分明,不见浑浊、浸漫。
青花、釉里红为两种不同呈色剂,钴与铜烧成的温度及气氛要求不同,烧制难度极大,纵观有清一代青花釉里红制器,青花浓重时则釉里红发色暗淡,釉里红鲜艳时则青花灰暗,两全其美者,百中不见一二。拍品青花发色苍翠欲滴,釉里红妍丽夺目,蓝红双彩对比鲜明,映衬甚妙,益见烧制技术炉火纯青,属唐英榷陶期间青花釉里红器扛鼎之作,殊堪珍藏。唐英,字俊公,自号蜗寄老人、陶成居士,关东沉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卒于乾隆二十一年(),雍正六年奉使景德镇御厂,佐理窑务,充驻厂协理官;乾隆元年奉命停止窑工出使淮安关。二年又奉命复办陶务,以淮安关使并兼领陶务。唐英一生事迹除供奉内廷便与窑务相始终,先后榷陶二十八年之久,以「陶人」自居,日夜竭心求索和致力「陶之业,陶之人,以迄陶中所有之事」,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中,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者。←←←图片横划查看龙焉Lot:清乾隆绿地洋彩缠枝莲纹开光御题诗“四时花卉”双螭龙耳瓶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高:42.5cm来源:美国亚利桑那州土桑市,Parker女士家族旧藏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图版,.《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年,编号.《清康雍乾名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年,编号.《世界古美术展览会》,山中商会及日本美术协会,大坂及东京,年,编号体和殿内陈设形制高贵书画俱佳皇家殿堂陈设之重器
经过康熙雍正两朝之积淀发展,清乾隆时期经济发达,国力鼎盛,其瓷业生产也达至顶峰,烧造品种之丰富,种类之多样,装饰之华丽,令人赞叹。《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有“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之语。隆御瓷在康、雍两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了许多格调新颖的瓷器。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乾隆记事档案中可以看出皇帝直接干预制瓷事宜。皇帝对部分器物的用途、形体、花纹等常有御旨,制作前须进呈画样或木样,审定后才交景德镇烧制。器物款识、配衬纹饰等在记事档中均有记载,如内务府大臣圆琢瓷器烧造制价则例折: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奉旨将选定磁器交唐英嗣后烧造,俱照现今发去样欵为定,琢器五十二件样式尺寸不许更改,其颜色花纹或于此内酌量互相更换尚可;……年款俱依新定篆书‘乾隆年款’字样,勿致胶柱鼓瑟。……该监督年节进贡偶尔随意用洋彩吉言新式之类不在此限,钦此。”本品当属“洋彩新式”,可不需完全遵照钦定瓷器之样式烧造而成。尊体量颇大,无与伦比。侈口,长颈,折肩,长圆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螭龙耳。除腹部八处环绕式如意方框开光外,外壁通体于绿地上施洋彩绘繁复纹样。口沿及胫处绘一周如意云头纹,值得一提的是胫部的如意云头纹并非简单的平面绘画,而是以雕瓷之技法点缀,营造出立体之效果。其下则以胭脂红彩轧道环饰缠枝番莲纹。底足处则以墨彩留白点缀一周卷草纹,颈部装饰瑞蝠衔桃,其余则以繁缛的缠枝莲纹满绘,枝叶漫卷,细致入微,其敷彩颇为精到,纹样皆以不同浓淡之色泽搭配,体现阴阳向背,富丽浓妍,绚烂夺目,颇具西方巴洛克式装饰风格,尽展乾隆彩瓷奢华之风。腹部主体纹样则颇具巧思,以矾红彩做八如意方框开光,其内施白釉,绘一面画一面诗,交融更替为饰,所绘四首御製诗如下:所题四首御製诗皆录于《四库全书》之《御製诗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4,页15-16。此集所录为乾隆尚为宝亲王时所作。此四首原为题蒋廷锡(-年)画屏五景,咏苍松牡丹、黄蜀葵、荷花及梅花,皆御题。然此瓶四幅花卉却为黄蜀葵、牡丹、菊花及石榴花,与诗中所咏略有不同。自幼接受儒家教育的乾隆皇帝常以文人皇帝自居,热衷于各类文玩雅器的同时,赋诗成为他的终身嗜好,曾自述:“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文赋不数十篇,诗则托兴寄情,朝吟夕讽,·····”时人谓之:“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御製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因此此一时期,出现以皇帝御製诗文为饰的各类佳器。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曾赞叹:“康雍乾三朝绘画不题字之品为最多,有题字者较少,若题字必精楷,又以御製诗为至珍贵。”以乐善堂御製诗为粉本烧造瓷器于《活计档》中尚有一条记载:“乾隆十七年,十月十六日,王常贵交御製诗四套,传旨,著赏唐英,嗣后烧造磁器,应用诗之处即用此诗捡选烧造,不必用《乐善堂》诗文。钦此。”由此档可知,乾隆十七年以前官窑上的御製诗主要来源于乾隆二年本《御製乐善堂全集》,十七年之后则改为以乾隆皇帝登基后所作的诗文为主。盖因乾隆皇帝对于年少时的诗作略有不称意,如乾隆二十三年,曾降旨收缴改订《乐善堂全集》,谓之:“今日偶阅《乐善堂集》,缘初刻所存卷帙颇繁,其中多有不甚惬心之句。”前述乾隆一朝御瓷皆有皇帝钦定样式烧造,而所绘纹样也大多有本可依。清宫档案中如意馆一类,多有下旨命供职画师起稿画样制作器物之记载,而以御製诗为题钦命画师合画之记载更是屡见不鲜。如本品所题蒋南沙之诗句,或可参照其时蒋锡廷之花卉纹样,蒋庭锡(年—年),生于康熙八年,于雍正十年卒于任内,谥文肃。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为康雍两朝之重臣,尤其于雍正四年迁认户部尚书开始,直至雍正十年去世,其政治生涯达到巅峰,雍正四年兼任兵部尚书,雍正六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领户部,并于同年十月得赐太子太傅,一生忠诚宣猷,勤慎奉职,位居极品人臣。其画作深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朝皇帝的喜爱,在康熙、雍正时期蒋廷锡被誉为“徐熙黄筌一派”的正统传人,其画风在雍正十三年张庚的《国朝画微录》中被称为“风神生动,意度堂堂。”蒋廷锡的画作笔调近于恽寿平,设色明净,清古冶艳,富有装饰性。比较重要的是蒋廷锡于雍正七年授太子太傅,成为包括弘历在内的众皇子的老师,弘历对其甚为敬重,曾请其为潜邸时所做诗文作品《乐善堂全集》作序,故而乾隆皇帝推崇其画作并以其为御瓷之官样实属自然。如对比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蒋廷锡画作,这种用重粉营造质感,以淡色渲染的风格,以及图案布局和纹样描绘皆与本品所绘花卉十分相似,或正为本品花卉纹样之渊源。蒋廷锡于雍正七年授太子太傅,成为包括弘历在内的众皇子的老师,弘历对其甚为敬重,曾请其为潜邸时所做诗文作品《乐善堂全集》作序,并在其尚为宝亲王时,即题诗蒋廷锡画屏,并将之收录于《御制诗乐善堂全集定本》中,亦为本品所选题材之肇始。樂善堂全集定本蔣廷錫作序/樂善堂全集定本題蔣南沙相國畫屏五/題蔣南沙相國畫屏五景由此档或可推据出本品烧造时间应为乾隆十七年之前,为唐英榷陶之下的御窑厂为迎合乾隆皇帝审美观,煞费苦心所研发出来的新奇式样,由《活计档》可知,乾隆六年之后,唐英监管的景德镇御窑厂,大量制作新样御瓷,尤以洋彩器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清高宗曾于乾隆六年奏折中,责问唐英为何五年以前所烧制瓷器远逊于雍正年间所制。(见乾隆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唐英谨奏《遵旨敬谨办理陶务折》内朱批:不但去年,数年来所烧制者,远逊于雍正年间所烧者,且汝从未奏销),而如本品以御製诗纹为饰者。据《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文件》记载,第一次烧造御题诗文器皿为乾隆七年,其时恰逢六年责令唐英勉励烧造之后,该奏折阐明乾隆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唐英从景德镇回九江关的途中接到乾隆谕旨一道:“遇(奴才)家人钦捧到御製诗一首……谕旨将此诗交与唐英烧造,在轿瓶上用,其字并宝玺酌量收小,其安诗地方并花样亦酌量烧造。”。唐英奉谕旨于同月率领御窑厂众能工巧匠,经过奋战十七天之后,第一批御製诗文轿瓶遂成,“遵将睿藻敬安瓶上字,分四体与瓶式配合以避雷同……”雷霆君威之下,唐英谨将此以避雷同的新样“进呈”,并“……皇上教导改正谨叩,请仍将御製诗笺暂留窑厂收贮以便于来年春到厂开工时,另酌变样式再制……”
整尊造型端庄秀丽,诸彩绚丽浓妍,绘画细致工整,工艺精湛绝伦,在洋彩工艺基础上结合雕瓷、瓷胎画珐琅、瓷胎轧道,矾红描金等多种装饰手法,融汇于一体,并以缠枝锦地衬托开光白地花卉并御製诗,前者绚丽盛放,后者内敛雅致,对比强烈,可见乾隆奢华与传统兼容并蓄之艺术品位,展现出唐英榷陶时期乾隆御窑高超的制瓷技艺,华丽典雅,令人赞叹。外底通施松石绿釉为地,中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本品源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土桑市,Parker女士家族旧藏,传承自其祖父,该瓶于Parker女士家族中收藏已超过一百年。遍查公私著录,此瓶未有相似作例见诸出版。但装饰风格及纹样则有类同,可参考清宫旧藏一例八开光花卉并御製诗瓶,现藏北京故宫,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珐琅彩、粉彩》,图版97。另一为四瓣开光金地瓶例,前序著录,图版;另见一蓝地八方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展于《清康雍干名瓷》,编号80;另见一器形较大之松石绿地瓶例,属望星楼珍藏,展并录于明尼亚波利斯美术馆《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编号53。L.J.Pead先生旧藏一粉红地粉彩开光灯笼瓶,绘三幅花卉并三首御製诗,售于香港苏富比年4月8日,编号。另一例为撇口瓶,属东京MichaelKlatchko医生(-年)旧藏,曾展于山中商会及日本美术协会举办的《世界古美术展览会》,编号
←←←图片横划查看龙焉Lot:清乾隆御制洋彩“甲子万年”玲珑旋转笔筒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高:12cm来源:美国罗德岛州新港市公共图书馆藏品参阅:1.《华丽彩瓷-乾隆洋彩》,台北故宫博物院,年,页,图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页,图妙趣玲珑御用奢华
乾隆一朝堪称中国彩瓷之巅峰时代,其彩釉之丰富,品类之繁复,技术之高超,可谓空前绝后,乾隆皇帝对于御瓷的烧制不仅仅强调内廷恭造之风格,更将御瓷之烧造层面上升为彰显圣德之境界。乾隆帝一直以“盛德圣王”自居,除在内府所藏古瓷上錾刻“比德”、“德充符”等印记外,更将烧造完美无缺的瓷器作为彰显圣德的标准之一。如在其《古陶缶歌》中既有:“腹椭口翕德能畜,……陶于河滨此其躅”,其中“陶于河滨”典出《史记?五帝本纪》,载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这个典故阐明因为舜帝秉承了至高的德行,所以烧制的陶器皆无“髻垦薜暴”之态。乾隆皇帝自注“髻垦薜暴”谓之:“髻垦谓其器之不正,薜暴谓其釉之不纯。”由此烧造器型规矩,釉色纯美的御瓷,被乾隆认为是体现帝王“盛德”的象征。而彰显圣德的御瓷烧造,完全有赖于唐英引领下的御窑厂,本品即为唐英于乾隆八年为乾隆九年甲子大庆所特意烧造的贡瓷。笔筒为直筒形,口足皆做宽沿,筒壁上下可灵活旋转,口沿及底足绘矾红描金缠枝花卉纹,器身以白釉为地,上下两部分通体以洋彩描绘葫芦藤及葫芦花,中部则巧妙的于腹壁之间画出由藤蔓长出的十二个黄葫芦,其上墨书“万年”、“甲子”、及十天干,十二地支,上下转旋配合,可以变换一甲子六十年,内壁及底通施松石绿釉,底心留白框内红料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造型新颖而别致,工艺颇为复杂,笔筒分四部分接合,口沿连器内壁一部分,底座一部分,筒壁上下两部分分别套入内壁后,再将底座与内壁底边接榫套合,上下即可转旋自如。此类贡瓷大多为督陶官为博龙颜大悦,耗尽心力精进呈览之烧造品。与传统大运瓷器或传统瓷器需循规蹈矩,恭造内廷样式不得随意改动不同。其器物造型、装饰釉彩、纹样描绘留给御窑厂工匠的发挥空间更为自由,而且制作工本大多出自督陶官本人或养廉银及平余银,充裕的资金使得唯有贡瓷,真正成为乾隆一朝不计工本代价,精美绝伦的皇家御瓷。可以说凡是新、奇、特、难的器物多为贡瓷,其烧造水准代表了乾隆一朝最高的制瓷成就,冠绝一世。整器造型规矩,以多种釉彩相结合,极良工巧匠之能事,依遵乾隆皇帝之广博爱好,以瓷为胎,敷设彩釉,华丽典雅,令人赞叹,完美彰显了乾隆皇帝比德于虞舜,“陶河滨”器皆完美无瑕之圣德体现。本品于唐英奏折中有明确记载:(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一日:呈《恭进万年甲子笔筒折》内务府员外郎管理九江关务奴才唐英谨奏:为奏闻事。窃奴才于十月内在窑厂办理瓷务,因是时工匠尚皆齐集,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筒一对,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悉皆欢腾踊跃。更逢天气晴和,坯胎、窑火、设色、书、画各皆顺遂,不日告成。奴才即于十一月初二日回关办事,今专差奴才家人赍捧笔筒恭进,伏祈皇上睿鉴。谨奏。朱批:览。”乾隆九年正是干支纪年的甲子年份。按中国传统历法,甲子年为干支轮回之始,当为大庆之年,所绘十二地支配上十天干来纪年,从甲子直至癸亥,干支依次相配,六十年乃为轮转,循环往复则可至万年,此笔筒即有子孙绵延而江山永固之吉意。活计档关于此类笔筒的记载,尚有乾隆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太监胡世杰交洋彩黄地锦上添花万年甲子旋转笔筒一对,传旨著送往圆明园交总管应摆处换上。钦此。”此后因干支年份流转且烧造难度极大,万年甲子旋转笔筒不复见于清档。烧造数量可谓罕少,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各有传世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例,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页,图。台北故宫一例为一对保存,录于《华丽彩瓷-乾隆洋彩》,页,图版65。北京君一明十
秋季拍卖会精品展
展览时间
11月15日——11月19日
展览地址
弘钰博古玩城B1层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号)
End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白癜风又快又好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