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个秀才日日苦读,却在乡试的日子临近,觉身体不适。
尿尿时,尿液半天出不去,小弟弟和小腹受堵而痛,膀胱更像要爆炸。终于尿出来了,一看,全是沙石状的物体。
秀才一惊,急忙请来郎中。郎中一把脉,你这是活动量太小,肾和膀胱积热,水液被炼成了石头所致。看,你家院子边种了这么多黄蜀葵,将它们采来,干燥后炒成细末,用米汤服。十天后便好,不影响你考试。
秀才的书僮一听,忙向黄蜀葵冲去。郎中摇头,你只知苦读,不知运动,就算这次好了,下次说不定再犯,还是秀才你自己动一动采摘吧!
被郎中点名的黄蜀葵,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
高1~2m,有疏疏的长硬毛。
叶掌状,有5~9道深深的裂缝,
裂出来的叶片卵状披针形。
花大,直径约12cm,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
蒴果卵状椭圆形,覆盖着硬毛。
原产于我国南方,现多数省区有栽培。
黄蜀葵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
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具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的作用。
可用于湿热壅堵,淋浊水肿,痈疽肿毒,水火烫伤的治疗。
郎中采用的黄蜀葵方,正来自(《普济方》独圣散。
黄蜀葵花30克,炒为细末,每次用米汤服3克,治沙石淋痛。
更多选方:
1、如圣散,治胎脏干涩难产:
将黄葵花焙干研末,开水调服6克。严重的一次性服用18克,等待至腹中气宽,胎滑即下。(《产宝鉴》)
2、治身体局部肿胀、灼热、疼痛及成脓等:
黄蜀葵花,掺进盐,收瓷器中,密封,多年不坏。每次敷,自平自溃。无花,用根叶亦可。(《直指方》)
3、治小儿口腔溃疡:
黄葵花,烧成细末敷。(《肘后方》)
4、治汤火灼伤:
用瓶盛麻油,以筷子在植株上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不要挨着手,密封收好。遇有伤,用这个油涂,效果非常好。(《经验方》)
另,黄蜀葵的种子,性味同样甘寒,为催生及小便要药,入汤或做成散剂皆可。比如前方独圣散治砂石淋,若没有花,用蜀葵子亦可。用其下乳,亦是一味好药。
治乳汁不下:黄蜀葵子5-10克(打碎布包),猪蹄1只,水炖至肉烂,食肉喝汤。(《安徽中草药》)
治小便不通:黄蜀葵子三四十粒,研细,以开水冲,用得到的汁一小盏服。(《圣济总录》蜀葵子汤)
另,有一种叫黄秋葵的植物,与黄蜀葵花色花形相似,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呢?
1、黄蜀葵花的直径略大。
2、黄秋葵叶片掌状3~7深裂或中裂,下部叶裂浅,裂片宽大,上部叶裂深,裂片狭窄。黄蜀葵叶片为掌状5~9深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
3.、黄秋葵的蒴果长,似羊角;黄蜀葵的蒴果短,卵状椭圆形。
三点均阅,貌似从蒴果的外形就能区分出谁是黄蜀葵呢。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