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又名咖啡黄葵,原产地非洲,后经印度传入中国西藏墨脱。目前已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山东省莱阳市已形成较为集中的产地,海南等其他许多地区业已开始大规模开发种植。黄秋葵的种植与开发其前景非常看好。
黄秋葵的果实、种籽、叶、花、根茎均可入药。《中华药海》记载:叶,苦寒,入肾,脾,肺经。《云南中草药选》记载:消肿止痛,治痈疽。《贵州草药》记载:性味苦平,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制散末外用,或鲜草捣烂敷患处。
关于黄秋葵的最新研究发现认为,黄秋葵种籽含有丰富的还原糖、纤维素、粗蛋白、VC、VB、VA、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果胶、矿物质有机钙、碳、铁、锌、锰、三价络等。公认最为突出的药用保健作用是健肾、提神,被称之为植物伟哥,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在北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已经有将黄秋葵以及提取物或制品作为运动员抗疲劳饮食用品,或用于老年人健康保健品。例如,以黄秋葵种籽为原料制取的咖啡饮品,其特点是不含咖啡因但味道却与咖啡极为相像且更富有营养。
但是总体上讲,即方便储运又方便食用的关于黄秋葵的深加工制品,特别是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对于黄秋葵的食用仍然以季节性新鲜性为主。
目前黄秋葵主要开发利用的保健用途有:
一、利用黄秋葵的种籽搾取食用油
制作工艺:
是以黄秋葵的种籽为原料,采用现行普通的榨油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油料的搾制,即获得一种具有黄秋葵原有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的食用油。其用法与用量可与现行的一日三餐烹制、凉拌菜肴所用普通食用油相同。
有益功效:
以黄秋葵种籽为原料制取的食用油,其黄秋葵种籽含油量丰富可与大豆媲美,乃黄秋葵植物所具有的营养药用价值精华之所在。将所述黄秋葵种籽搾取之后所得到的所述食用油,即获得了黄秋葵的另一种物质形态,且更方便于存储、运输、食用或深加工等。
二、利用黄秋葵种子和黄秋葵花制成茶饮用品或口服含化片剂或丸剂。
制作工艺:
其重量配比为:黄秋葵种籽30%、黄秋葵花10%、太子参15%、玫瑰花10%、佛手花5%、桂花5%、合欢花5%、优质绿茶20%,合并制成袋装茶饮用品;或采用普通中成药制备工艺方法制成口服含化片剂或丸剂。其用法与日常普通茶饮或普通含化片剂或丸剂一样;用量为每日三次,每次18克,餐后一小时服用。
有益功效:
黄秋葵花:含有黄秋葵植物特有的营养成分及香气和花色;
太子参:又名童参,味甘平、微苦,含淀粉、皂甙、果糖,入脾,肺经,益气补脾,生津除烦,祛热补虚,为清补药,适用于气血不足,气津两亏,失眠倦意,心悸怔忡,食少纳呆,气短自汗;
玫瑰花:味甘、微苦、温性,含挥发油、鞣质、没食子酸、以及醇类化合物,入肝、脾二经,理气解郁,和血调经,温中和胃,通经养颜,镇定安神,适用于美容、消化不良、乳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佛手花:辛、甘、温,含挥发油、橙甙,入肝、脾、胃经,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
桂花:又名木樨花,味甘辛、温性,含有三十垸羟苯乙酸、桂花精油、守酮等,入脾,肺经,强肌滋肤,活血润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适用于皮肤干燥、慢性咽炎,胃溃疡;
合欢花:甘平,含合欢甙,入心脾肺经,安神解郁,宁心理气;
优质绿茶:除所具有的人所共知的营养保健作用之外,可以使之更具传统的茶饮风味。
所述以上成份经此配伍后制成的保健品,具有疏肝解郁、镇定安神、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益气和胃、通络止痛、止咳化痰、养颜排毒、延缓衰老等功效;能舒缓压力、放松心情、改善植物神经紊乱、调节内分泌系统、消除疲劳等;无任何禁忌和毒副作用;是运动员、妇女、老年人的极佳饮品,更是曰常人们生活营养保健重要的必需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