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金花葵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和金花葵同科的植物多达两百多种,长相相似的数不胜数,仅仅依靠外表和籽粒来判断几乎无法分辨,就拿和金花葵不同属却同科的草芙蓉来说,作为一种观赏花卉,草芙蓉的颜色很多,其中不乏有和金花葵相近的鹅黄色,再加上花朵外貌和种子的外形十分相似,要从照片上将之辨认出来十分困难。”

菜芙蓉学名金花葵,别名野芙蓉、黏干、山榆皮,是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本草植物,原本生长在深山崖隙之间,单株一般可以长到两米以上,最高可以长至二点七米,花瓣鹅黄色,宽大美丽,十分显眼,且功效良多,是难得的药食同源的植物。然而如此一株“特点鲜明”的植物,却很少有人能一眼将之辨认出来。

菜芙蓉的发现历史年的菜芙蓉可谓是火爆一时,起因是因为年全国农业资源普查的时候并没有找到这种植物,于是当时的生物界普遍认为菜芙蓉早已灭绝,将其早早排上了灰色名单,谁想年8月初,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唐益雄教授在河北省邢台市考察植物资源的时候,却意外的在邢台市北边20公里处的内邱县境内的小马河河道发现了菜芙蓉的身影。据说当时唐益雄教授能够发现菜芙蓉也是十分巧合,因为他偶然发现小马河河道上生长的那一片植物十分奇特,而且这片植物中蛐蛐的叫声尤为密集和响亮,好奇之下才过去细细查看。结果立刻就认出了其中一株植物和传说中早已灭绝了的菜芙蓉十分相似,早在八十年代起,农科院的专家们就开始着手研究野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对于这一类已经灭绝的植物十分敏感,于是唐益雄教授就采集了一些该植物的样本等回到北京后便开始检索相关的文献。而让人头疼的是,虽然金花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但却基本没有相关的记载,唯有在明朝宪宗成化年间的《顺德府志》(古代顺德府的位置就在如今的邢台市)中查询到:当年的顺德府有特产植物金花葵。最后和多位专家讨论后,终于可以认定,这株植物就是早已“灭绝”的菜芙蓉,于是“灭绝”了20年的菜芙蓉重出江湖,甚至还一度因为过于珍惜而被人们称作是植物中的大熊猫。身份难测的菜芙蓉众多资料中都记载,菜芙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然而对它明确的记载却只有一个《顺德府志》,这一点我是不大信的,毕竟古人对于吃这件事是十分执著的,就像《山海经》里点评完各个怪物,还不忘加上一句“食之……”,对于最具古代中国最具科研精神的中医们来说,凡是能入口的,都免不了往草药堆里走一圈的命运。像菜芙蓉这样,本身长得就一点也不低调,还有广泛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这怎么可能逃得过中医的眼睛带着些许疑问翻阅了众多资料,但都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唯有一个可疑之处引起了注意——一些资料中会显示菜芙蓉又名金花葵,又名黄蜀葵……菜芙蓉是黄蜀葵吗?当然不是,根据现代植物学分类,菜芙蓉的种名就叫金花葵,而黄蜀葵虽然和菜芙蓉长相极其相似,也同样属于秋葵属,还同样有一个叫做野芙蓉的外号,但其种名却是黄蜀葵,一点也没有和菜芙蓉拉近关系的意思。但这是现代植物学分类,而古代……古人们可没有那么准确的说法,尤其是两种植物看起来几乎一样,药效也存在重叠的情况下。据近代编著的《中国医药大辞典》中记载:“金花葵性辛,微苦、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症。”而对于黄蜀葵的记载,《本草纲目》中有:“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的说法,其他中医典籍中也记载了如清热解毒,用花来治疗烫伤烧伤等等,两者在药效上出现了部分重叠。所以很有可能古人是将菜芙蓉与黄蜀葵给混淆了起来,或者将菜芙蓉和其他更为相似的植物混淆了起来,这种混淆名字的操作对于古人来说并不少见,就比如黄蜀葵,《本草纲目》中说它别称“侧金盏”,《说文解字》说它是“黄葵”,《群芳谱》中也有叫它秋葵的……总之就是一片混乱,各有各的叫法,或许就连金花葵这个学名,也是顺德府之后自己起的也说不定。和金花葵同科的植物多达两百多种,长相相似的数不胜数,仅仅依靠外表和籽粒来判断几乎无法分辨,就拿和金花葵不同属却同科的草芙蓉来说,作为一种观赏花卉,草芙蓉的颜色很多,其中不乏有和金花葵相近的鹅黄色,再加上花朵外貌和种子的外形十分相似,要从照片上将之辨认出来十分困难。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yx/5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