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纪行第六站小津和纸

上期回顾:

  上一站,我们来到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参观学习并分别办理了读者证,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和读者服务等方面都令我们感触颇多。

  之前在纸张博物馆,我们已经感受到日本对造纸这一工艺的认真态度,这一站,我们来到著名的小津和纸,进一步体会和纸文化。

日本纪行

第六站

小津和纸

小津和纸创始于江户承应二年(年),小津清左卫门长弘在江户大传马町(现东京日本桥附近的小津和纸总部大楼所在地)开业,商号为“小津屋”,迄今已有年的历史。

(小津和纸店门面前)

现在的小津和纸总店,一楼为商店和小津手工抄纸体验房,二楼为小津画廊和小津文化培训教室,三楼为小津史料馆和小津和纸展览厅,东京都中央区住民文化遗产约有一千份的文物史料在此保存和展出。

(和纸店内风景)

令人印象深刻的为小津和纸史料馆。这里陈列大量小津和纸产业发展史料,包括珍贵的账簿、贡税请取证文、算盘等,见证了商店的发展。

(小津和纸史料馆部分展出史料)

在小津和纸史料馆里,我们注意到展出的纸质文物都有修复的痕迹,然而不同于中国古籍修复方式的是,展品一律采用托裱的方式,这样的修复方式在我们看来明显有悖于中国古籍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面对这样的疑惑,同学们也向讲解员提出了疑问。

(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小津和纸的历史)

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小津史料馆的破损纸质文物大多送到私人装裱店修复,而对于装裱店修复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式,基本由装裱店主自行做主。交流过程中,带队的杨光辉老师向他们介绍了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正在进行的古籍生物检测、古籍修复用纸检测以及科学修复技术研究等相关方面的情况,同时也表达了加强中日在纸张方面交流合作的想法。

此外,我们在小津和纸店也见到各式各样的和纸样本,以及常用的和纸制作原料:黄蜀葵、三桠、楮树皮等,加深了我们对和纸制作工艺的了解。

(黄蜀葵)

(和纸制作工艺)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和纸已经融入到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中,比如和纸也能制成衣服、帽子等生活用品。小津和纸扩大了和纸的创造空间,发展了和纸文化,并赋予其独特的美感。

(和纸商品)

日本对和纸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在发展中国的传统造纸及纸文创产品方面,给了我们许多借鉴和思考。

下一站:静嘉堂文库

文/李燕

图/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16级研究生

编辑/邱月

扫描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安卓开发总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zz/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