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杜鹃街道大兴社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力推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来到杜鹃街道大兴社区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片的黄蜀葵花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村民们穿梭在花海中,忙着采收、搬运,整个基地一片忙碌景象,虽然天气炎热,但村民们干劲十足。
“这些天我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开始采摘,做到当天下午五点左右,一天可以收入多元,家门口有这种产业真的很好。”当地村民蔡欢一边忙着摘花,一边笑着说。
马开芬是大兴社区村民,采摘黄蜀葵对于常年务农的她来说,不过是手上活,做起来简单且不累,就算顶着烈日,一想着有钱赚,心里还是高兴的。“在这里摘黄蜀葵花,一天能赚块钱左右,还能兼顾到家里面的农活,做着还是高兴的。”马开芬高兴地说道。
大兴社区旺发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年成立以来,不断引进新品种,发展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中药材,通过建基地、建厂房,有效提高中药材的产值产能。目前种植的黄蜀葵大部分已进入采摘期。
“在这两个月的采花期间,我们每天需要四五十个工人,都是来自于我们社区的村民,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大家对这个产业非常支持。”大兴社区旺发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陈贵忠告诉记者。
近年来,大兴社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对照产业发展找差距、补短板,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农户收入,同时也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我们大兴社区成功的示范种植黄蜀葵余亩,看到效益后,今年扩大种植面积余亩。采取以短养长,林下套种的这种模式。目前,每天的务工人员达40余人,带动社区的余人的就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种植,让群众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大兴社区副主任孔维前说。
校对:侯超编辑:梅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