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健胃消食糖葫芦,活血化瘀化脂浊

北山楂(摄于辽宁大连)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北山楂)或山楂(南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山里红、红果、酸楂。李时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

NO.1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山楂)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克伐也。”

2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记载:“(山楂)味甘微酸,气平,其性善于消滞。用此者,用其气轻,故不甚耗真气。善消宿食痰饮吞酸,去瘀血疼痛,行结滞,驱膨胀,润肠胃,去积块,亦颓疝。仍可健脾,小儿最宜。宜发疱疹。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者,煎汁入沙糖服之,立效。煮汁洗漆疮亦佳。肠滑者少用之。”

南山楂(摄于湖北蕲春)

NO.2.1功效主治

山楂,性微温,味甘、酸,归脾、胃、肝经。其功效主要有:消食健胃、健脾行气、散瘀化痰。

1

消食健胃:山楂药性酸温,亦有自身酸性物质,食之有助消食磨积,克化停滞乳食,尤善消腥膻油腻肉食之积。

2

健脾行气:山楂入脾,健脾胃,旺中气。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

3

散瘀化痰:山楂入脾,善消积滞,行结气,散瘀血,祛疼痛,有瘀者、产妇宜用,治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健脾统摄中气,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疝气疼痛;脾虚者运化不佳,或有痰饮,可用山楂健脾行气、消导痰饮。

新鲜山楂(摄于湖南长沙)

用法用量:生食(食多,令人嘈烦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9~12g,煎服;外用煎水洗。

山楂中含有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枸橼酸、牡荆素、槲皮素、熊果酸等黄酮类、三萜皂甙类物质。山楂提取物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山楂黄酮具有降血脂作用,同时能强心、抗心律失常、增加胃消化酶分泌;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山楂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NO.3参考资料

李贵海,孙敬勇,张希林,杨振宁,周超.山楂降血脂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33(1):50-52.

孙敬勇,杨书斌,谢鸿霞,李贵海,邱海霞.山楂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33(6):-.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桂成

欢迎大家长按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tz/3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