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问:在止观交修时,眼根常常不起作用,不知道眼前的景象是什么,但提起眼根,观想的皈依境就不清楚。这是落到五根识了吗?该怎么调整才是正确的安住状态?
上师答:
一、眼根不起作用的三种显现
第一种,眼根不起作用,心完全融入一种无记状态之中,完全没有一丝毫之起心动念,这统称为第八识阿赖耶识,如闷厥或酣睡状态。但是,处于这种状态的当下,你不会知道自己处于哪一种状态,只有从这个状态中出来时才知道前者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之中。
第二种,五根虽起作用,但由于意识没有专注某一个境的缘故,相对还是处于迷惑状态之中,但比第八识阿赖耶识更粗糙,是前五根识。
第三种,打坐时,眼睛死死盯着前面,由于太过紧张的缘故,眼睛、身体用着劲,心也随着用劲,眼前就慢慢模糊起来,有时像烟雾一般挡住一切,什么都看不见。比如你现前对着一个目标死死盯着五秒钟,眼前决定会花,这是过于太紧张的原因。此时,隐隐如烟雾般的形象是存在的,只是看不见外在实有的东西。有些人对这种状态的描述可能是,眼前看见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但这种不存在不是什么都看不见,只是说,比如墙面原来是蓝色的,但现前像灰灰的一种形状般,被这么一个迷惑的形象挡住一切。
以上是眼前看不见的三种基本现象。
二、眼根不起作用时如何正确安住
若是前两种状态的话,观察修必不可少,不要时时处于一种安住状态。当自己感觉到已经进入这么一个状态之中的时候,就要提起精神,多做观照,让自己不进入这么一个无记状态。当然,说感觉进入这样的状态,只不过是在往空分的方向发展,并不是完全处于闷厥或酣睡状态,若是已经完全进入闷厥或酣睡,怎么又知道自己在闷厥或酣睡之中呢?当下是无法认识到的。
若是最后一种情况,就要注意眼根不要过于太专注,也不要太紧张,稍稍放松一些,那么前面所谓的像乌云般的形象是否挡住一切,这倒不是太重要。我们现前凭借这样的安住方式,只要达到调心的作用就可以了。至于这时候是第几识,我们不说它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也不说它是前五根识,总之按照正确的方式去调整即可——该观察修时观察修,该安住修时安住修。
尤其要记住的是,安住时持风永远不能搁置一旁,因为持风能让我们在安住的时候,不单单落入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前五根识当中。
持风,可不是仅仅口里呼吸或者做一次深呼吸这么简单,它对禅定会创造很好的条件。当然,刚开始时,有些会觉得不太适应,口张开着,干得一塌糊涂,不停想要喝水等等,很多不舒服的感觉,但只要不间断地修学,后期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然。
记得当时我们在高原地方修学期间,不光是在座上,后期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习惯把口张开,不是因为鼻窦炎、鼻子不通气,不得不用口呼吸,而是座上长期这么做,真正形成习惯,座下的时候也会这样做。
持风对于静下心能起到切实之作用,所以安住的时候要铭记陪同着持风。长时间这样修学,对赤裸见解能起到切实之作用。尤其刚刚所提到的,对于消尽前五根识、第八识阿赖耶识以及由于过于紧张而起现的迷惑状态,都能起到切实之作用。所以,持风非常非常重要。正确的安住状态大概就是这样的。
以上是弟子根据大恩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仁波切讲法录音整理。若有错谬,即在大恩上师及道友们面前发露忏悔!嗡班匝儿萨埵吽。
更多《甘露法语之禅定精要》内容请在柯日密咒洲网站“佛法答疑-禅定精要”栏目中下载: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