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遍布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各省、山区多见。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调,造成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佝偻病虽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降低,易病发肺炎、肠炎等感染,引起骨骼畸形。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精神症状。临床上按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早期(初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根据患儿常有出汗多、夜间啼哭、发育迟缓的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五迟、汗证、夜啼的范畴。
病因
1、维生素D摄入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3、生长速度快:骨骼生长迅速,钙磷需要量大,相对容易缺乏维生素D。
4、其他疾病
5、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季节、气候、孕期情况、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等有关。病变脏腑以肾、脾、肝有关,先天禀赋不足,出生后喂养失当,日照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治疗
1、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经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预防并发症
2、药物疗法: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后遗症期不要用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者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3、中医治疗本病重在调补肝脏,先天不足者以补肾为主,后天喂养适当者以补脾为主。
预防
1、首先要注意孕妇及乳母的饮食和多晒太阳,在孕后期三个月可服用鱼肝油和钙制剂。
2、母乳喂养的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
3、小孩要坚持户外活动,即使在冬天也要注意户外锻炼,接触阳光。
4、小孩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开始给维生素D预防,可用鱼肝油制剂。
5、定期儿童保健,及早发现佝偻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