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经常有家长来咨询,说小宝宝夜间爱哭闹、不爱睡大觉,有的还伴随多汗,医院检查,多半说是孩子缺钙。但给患儿补充钙后孩子的哭闹症状还是没有好转。每天晚上为哄孩子睡觉把妈妈累得不行,喂奶的妈妈们把能睡一个好觉当成了莫大的享受。
小儿夜间爱哭闹、少眠,其实是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表现,不是单纯缺钙而至。如果给患儿单纯补充钙剂而不补充维生素D治疗的话,多半效果不理想。而维生素D的进一步缺乏会引起佝偻病典型的骨骼改变。
有的妈妈认为,母乳喂养的小儿是不容易缺钙的,所以就没注重钙及维生素D的补充。小儿出生后的第1年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期,如从母乳中得不到足量的维生素D及钙剂的话,则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现佝偻病的症状。
女性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维生素D及钙的需要量相应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则会造成体内维生素D及钙的缺乏,而乳汁中维生素D及钙的含量也会相应不足,引起小儿的摄入量不足,而引发佝偻病。
所以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会强调母亲在妊娠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哺乳期还应该注重维生素D的补充。
我曾遇到这样一位母亲,怀孕期间贫血、缺钙,孕期补充爱乐维治疗,小儿出生后母乳喂养,奶量极多小儿身高体重增长也正常,母亲未继续补充爱乐维及维生素D,结果小儿出现明显的佝偻病症状,小儿动作发育落后、四肢肌肉松弛、双腿无力、走路不稳,经常爱摔跤。来诊后诊为佝偻病,肌注维生素D3后逐渐好转。
该母亲在怀二胎时就注意补充维生素D,结果二胎小儿的动作发育正常,无佝偻病的发生。
因此,建议乳母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如孕期既有骨密度低及维生素D缺乏缺乏者,更应检测25(OH)D3水平,必要时给与维生素D冲击量治疗,这样才可以保证乳汁中有足够的维生素D。
结语
佝偻病是小儿早期最容易出现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由于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临床中现在很少能见到典型的佝偻病患儿。但不典型维生素D营养不足的小儿还是很常见的。
近年,随着对维生素D的研究的深入进展,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肿瘤、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婴幼儿的维生素D营养。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约问诊哦!
张秀芬医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