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草(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始载于《嘉祐本草》,因“其茎赤,布地如锦”,故名“地锦草”,又称“血见愁”。夏、秋二季采收,去杂质、切段、干燥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地锦草)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主痈肿恶疮,金刃扑损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血见愁)一名地锦。性味辛平,散血止血,为金刃扑损专药。无瘀勿服。”
3
现代·陈源生·《临床常用中草药选编》记载:
地锦草歌
又名红斑鸠窝。
地锦草性辛苦平,清热利湿凉血能;
菌痢肠炎多有效,咳咯便血用亦灵;
外用汤烫毒虫咬,消炎抑菌起疴沉。
按:地锦草清热利湿解毒之力较强,对于热毒引起之多种血症有效。常用量:五钱至一两。
地锦草(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地锦草,辛,平。归肝、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
1
清热解毒:本品可清热解毒,适于热毒壅滞之疮痈肿毒、热毒泻痢等病证,还适于毒蛇、毒虫咬伤,如“季德胜蛇药片”。
2
凉血止血:本品色赤,入血分,可凉血止血,适于热入营血而迫血妄行之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病证。
3
利湿退黄:本品既可清热解毒,又可利湿退黄,适于湿热内蕴之泄泻、黄疸等病证。
用法:干品9~20g,鲜品30~60g,煎服。外用适量。
地锦草(摄于湖南长沙)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锦草含黄酮类、萜类、酚类和生物碱类等成分,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止血、降血糖、降血脂、调节免疫、解毒、抗癌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瘙痒、痢疾、肠炎、跌打肿痛和糖尿病等疾病。
地锦草饮片(摄于湖南长沙)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老中医经验丛书之二·(陈源生)临床常用中草药选编(内部资料)..
王婷婷,文今福,金松南.地锦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33(08):-.
音频:孙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