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摄于湖北蕲春)
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始载于《本草图经》,因其“藤茎形似鸡血藤而高大”,故名“大血藤”,又名“红藤”。秋、冬二季采收,去杂质、截段、切片、干燥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宋·苏颂·《本草图经》记载:“(血藤)攻血,治血块。”
2
清·《简易草药》:“(大血藤)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大血藤(摄于湖南浏阳)
NO.2.1功效主治
大血藤,苦、辛,微寒。归大肠、肝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1
清热解毒:本品苦而微寒,可清热解毒,又辛散走窜,可活血止痛,入大肠、肝经,故热毒壅滞、血败肉腐之内痈、外痈均可使用,为治疗肠痈之要药。
2
活血化瘀:本品色赤,入肝经血分,善于活血化瘀,适于瘀阻胞宫之经闭、痛经,以及跌打损伤所致瘀阻经络之青紫肿痛。
3
祛风止痛:本品为藤茎,既可祛风止痛,又可活血通络,适于风湿痹痛。
用法:9~15g,煎服。
大血藤(摄于湖南浏阳)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血藤含苯丙素类、酚酸类、黄酮类、三萜类、挥发类、蒽醌类等成分,有抗炎、抑菌、镇痛、改善微循环、降低组织粘连等作用。
大血藤(摄于湖南浏阳)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张莹莹,李诒光,季巧遇,李青.大血藤现代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14(11):81-84.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