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序。始载于《滇南本草》,因其“花似鸡冠”,故名“鸡冠花”。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切段入药。炒炭至焦黑色者,称“鸡冠花炭”。
NO.1前人经验
1
明·兰茂·《滇南本草》记载:“(鸡冠花)味苦、微辛,性寒。花有赤、白。止肠风血热,妇人红崩带下。赤痢下血,用红花效;白痢下血,用白花效。”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鸡冠花)性味甘凉,专去湿热,治赤白下利,带下崩中。子,治肠风。苗,涂疮痔。与青葙一类两种。”
鸡冠花(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鸡冠花,甘、涩,凉。归肝、大肠经。主要功效有:收敛止血,收敛止带,凉血止痢。
1
收敛止血:本品甘涩性凉,入肝经血分,善于收敛止血,适于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病证。
2
收敛止带:本品性涩,既可凉血止血,又可收敛止带,适于下焦血热生湿之赤白带下。
3
凉血止痢:本品甘涩性凉,入大肠经,可凉血止痢,适于肠道湿热之久痢不止。
鸡冠花(摄于湖南长沙)
用法:6~12g,煎服。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鸡冠花含黄酮类、皂苷类、甾类等成分,有止血、护肝、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鸡冠花(摄于湖南长沙)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赵润琴,张允菲,冯程,方东军,陈大忠.鸡冠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34(03):-.
音频:棠梨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