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四大名瓷粉彩瓷器

景德镇窑有四大名瓷,粉彩瓷器就是其中之一。粉彩瓷器是一种釉上彩瓷,它也被称为是软彩,是康熙朝晚期时候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的影响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瓷器品种,从创烧到后期,一直流行,深受世人的喜爱。那么,粉彩瓷器鉴别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康熙时期的粉彩瓷器因为制作工艺尚且不成熟,因而数量不多,精品也不多。但到了雍正早期时期,工匠们继承了康熙晚期的五彩风格,在粉彩瓷器的纹饰方面多以团花、团蝶、八桃蝙蝠、水仙灵芝、麻姑献寿等为主。此时的粉彩瓷器纹饰明显疏朗,更加规整。比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画桃花枝叶和桃子,通过盘口到盘心,画枝叶和蝙蝠,这种画法在雍正时期非常常见。不仅如此,在雍正时期这种画法的桃子数量多为八个,乾隆时期则为九个,因此收藏界有雍八乾九的说法。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画蝙蝠在翅膀下面会有一个弯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的人物画像较小,面目以清秀为主。山石树木为背景或者是留白,这些都是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的特点。与康熙晚期相同的是,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多以金红彩为主,制作精细,且题诗词歌赋,显露当时的文人雅风。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官窑则多以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的形式为书款,民窑精品则以私家堂名款,也有用图案作为标记的,比如在瓷器底部绘有青花笔、锭、如意,寓意必定如意。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品种,在雍正彩瓷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乾隆粉彩瓷器既继承了雍正时期的疏朗艳丽纹饰特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此时常见的造型有盘、碗、面盆、人物笔筒、大件器物等。

嘉庆时期的粉彩瓷器流行力度更大,且以此为主。除了陈设品、文房用具之外,还有日用器皿、五供等都有粉彩瓷器。嘉庆早期粉彩瓷器还带有乾隆时期的特点,到了后期就出现了改变。不仅不如乾隆时期的精细规整,纹饰也更加呆板。

不同时期的粉彩瓷器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藏家在收藏之前,只要把握好这些重点,不贪图小便宜,想要收藏粉彩瓷器还是很轻松的。再加上粉彩瓷器的创烧时间较短,鉴定难度小一些,对藏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粉彩瓷器精品鉴赏及成交价格:

1:清嘉庆松石绿地洋彩穿花螭龙纹如意万代耳云口瓶,尺寸:高34.5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29,,,成交时间:.06.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嘉庆本朝。

瓶云口,束颈,鼓腹,腹下微撇至足,如意万代耳。瓶身以松石绿为地,周身遍绘各色吉祥纹样。瓶口下,绘制胭脂红彩倒挂蝙蝠纹样,下接金彩戟纹,又坠有淡黄彩饰螭龙纹磬。至鼓腹部分,中心主体纹饰为乾隆洋彩常见之五彩银莲花,莲花上生灵芝及寿桃,此些再下绘有主体为胭脂红色的对称螭龙,爪握莲枝,所有纹样又由缠枝花卉相连。瓶颈部两侧各饰一如意耳,耳下坠金彩万字纹矾红锦带,锦带起棱压线,甚为飘逸,活灵活现,锦带之上,更以稍深于矾红色地的红彩细绘云纹。瓶口沿为翻口如意头,黄彩做地,两色蓝彩勾出如意头边框,内各绘三瓣花卉纹,口上下均涂一圈金彩,精细之致。底落“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矾红篆书款。

瓶颈部两侧各饰一如意耳,耳下坠金彩万字纹矾红锦带,锦带起棱压线,甚为飘逸,活灵活现。锦带之上,更以稍深于矾红色地的红彩细绘云纹,与如意耳和万字纹一同组成“万代如意”之意。“万字纹”为清代皇家的吉祥纹样,可见于宫廷玉器、漆器上,也可见于宫廷画作,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邹一桂绘《昂春生意》(图八),著录于《百卉清供瓶花与盆景画特展》,台北,图版38。图上有乾隆仿哥釉罐,内插淡黄迎春花、山礬,“万”字节饰系带寓意“万代”,合为“春意万代”,为新春应景盆供。另,也可见于乾隆朝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制品,陈设于养心殿冬暖阁宝座前象驮宝瓶,宝瓶内插“如意万代”绶带。养心殿冬暖阁为清代皇帝大年初一行开笔式的所在,殿内陈设等级最高,“如意万代”纹亦为清宫吉祥纹样中等级最高者之一。

2:清雍正粉彩“福寿双全”图碗,尺寸:14.3厘米,估价:HKD20,,~30,,,成交价:HKD23,,,成交时间:.10.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雍正御瓷的桃蝠纹,描绘入微,淘宝满莹润,枝叶繁茂,经脉毕现,祥蝠姿态各异,生动可爱,因此虽不常见,仍广为人之。

3:清乾隆粉彩百花不露地葫芦瓶,尺寸:高32厘米,估价:RMB12,,~22,,,成交价:RMB22,,,成交时间:.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5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製”款。

乾隆一朝,瓷艺精进,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藉以御窑厂之能工巧匠,以瓷为胎,敷设彩釉,铸就千古不遇之辉煌。其间既崇尚复古,亦勇于创新,所带来的技术突破与艺术新姿采均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诚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其中百花不露地一项为乾隆御瓷粉彩器之珍贵隽品,历为藏家所珍。本品于乾隆御制彩瓷之中堪称别致,巧取葫芦为形,尊贵秀雅,装饰雍容华丽,通体点缀各式花卉,圃簇繁丽,上下相映,各尽其妍,种类之多,不胜分辨,使人仿佛置身百花丛中,目不暇接。其设计独具匠心,画面虽繁密却不乱,花叶分布各有主次,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其笔意精美绝伦,彩料妍亮,色彩搭配与转换之妙又恐非言语可表。底施松石绿釉,匀净厚润,中心书红彩篆款,端庄规整,足际处涂抹金彩一周,全器上下皆工致非凡,处处彰显出乾隆彩瓷无与伦比的华丽与尊贵。

4:清乾隆粉彩开光题御制诗花卉纹撇口瓶,尺寸:40厘米,估价:HKD18,,~25,,,成交价:HKD21,,,成交时间:.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题识:锦绣堂中开画屏,牡丹红间老松青。日烘始识三春丽,岁暮犹看百尺亭。夭矫拏空欣得地,辉煌散彩正当庭。一般都是生生意,坐对从知笔有灵。御题。「乾隆」、「丙戌」印〈题蒋南沙相国画屏五景.苍松牡丹〉,《御制诗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4,页15色是黄金花是盘,迎风未舞已珊珊。蕊珠宫里仙人佩,姑射人头玉女冠。承露更添千叶碧,向阳还有寸心丹。鹅黄淡抹饶深忆,漫作寻常渲染看。御题。「乾隆」、「丙戌」印〈题蒋南沙相国画屏五景.黄蜀葵〉,《御制诗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4,页16玉镜平铺一带长,红衣翠盖俨明妆。不争艶丽当春日,独濯清涟傍夕阳。云髻峨峨疑洛浦,秋风袅袅忆潇湘。鹭鸶可是知人意,双落明波领晚香。御题。「乾隆」、「丙戌」印〈题蒋南沙相国画屏五景.荷〉,《御制诗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4,页15天上春阳回未回,早传消息到庭梅。暗香和雪寻常放,嫩蕚侵寒三两开。每傍阶前照清浅,更于月下重徘徊。一枝风物资清供,调鼎还看济世才。御题。「乾隆」、「丙戌」印〈题蒋南沙相国画屏五景.梅〉,《御制诗乐善堂全集定本》,卷24,页16本品当属乾隆御窑制瓷工艺精巧卓绝之典范,所制甚少。开光花卉结合御制诗,似将绢裱画轴移至瓶身,匠心独运。白地锦文繁复华丽,开光诗画文心内秀,两相呼应,独具一格,尽现乾隆皇帝之艺术品位与文学造诣。

此瓶纹饰之华美富丽,得于其设计之巧思妙用,缠枝锦地衬开光白地花卉并御制诗,前者绚丽盛放,后者内敛雅致,对比强烈,互为衬托,可见乾隆奢华与传统兼容并蓄之艺术品位。本品远观似有粉红地之感,然近视方知为矾红绘细密锦纹于白地之上而成,既觉观感意趣盎然,又叹工艺超凡精湛。口沿、瓶颈、圈足及开光复以鎏金勾勒,亦增其耀眼夺目之感。

5: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镂空开光粉彩荷莲童子转心瓶,尺寸:高28.1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21,,,成交时间:.05.11,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此器称为“转心瓶”,因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旋转的内瓶而得名。“转心瓶”又称为“旋转瓶”、“套环瓶”,流行于清乾隆时期的瓶式之一。“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瓶底有内凹的槽,外瓶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于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凹槽。外瓶通常镂空,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由于转心瓶工艺复杂,烧造难度极大,不仅要求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适度,同时瓶体各部分若有毫厘之差就会前功尽弃,“转心瓶”的制作充分体现出其精湛的工艺水平。清代乾隆时期是中国制瓷技艺的巅峰时期,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御窑厂为迎合皇室标新立异的追求,器形屡有新创,奇巧之物层出不穷,转心瓶为此一潮流之下的产物。转心瓶除瓷质外,还有玉质,景泰蓝等制品。转心瓶均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观赏的独出心裁之作,存世十分稀少。清代文献记有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御窑厂曾经先后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及瓷碗。

器所饰莲花又称为荷花,莲花为佛教的标志。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圣洁清正、廉洁清雅的象征。莲花纹作为装饰纹样,从南北朝以后历代均十分盛行。内瓶所绘采莲图描绘出夏日荷塘,莲花亭亭玉立,小船穿梭湖上,直叫人恍入瑶池仙境,描绘出“忆昔熏风起,江南可采莲”的景象。其构图简洁,但却洋溢着潇洒典雅的笔墨趣味。此器口外撇,粗颈,溜肩,鼓腹,圈足。其以粉青釉为地,器身金彩描绘花纹,有蕉叶、如意云头、仰覆莲瓣、宝相花纹等。颈部堆贴四童子为饰,各着金红、浅绿、淡粉、天蓝色衣服。腹部镂空开光荷莲纹,并饰以粉彩绘制,内胆白釉地粉彩绘采莲图。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婴戏图也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婴戏图”装饰瓷器有刻划、印花、绘画等技法装饰,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小童天真烂漫,姿态各异,雅趣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人们祈盼多子多福的美好意愿。婴戏图多以写实手法描绘,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所饰四孩童(人),象征着四件喜事。中国古代四喜是:一为久旱逢甘雨之喜;二为他乡遇故知之喜;三为洞房花烛夜之喜;四为金榜挂名时之喜。四喜人,清代玉器中有以两儿童相互颠倒组成,巧合成四孩童,称为“四喜孩”。其寓意吉祥如意,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器新颖别致,工艺高超,贴花、镂雕、刻花、彩绘等工艺技法相结合,令人称绝,充分体现出这类器型“新奇精巧”的特点,极为罕见。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赞叹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6:清乾隆外粉青酱釉地描地金银莲纹粉彩镂空,尺寸:40.6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HKD20,,,成交时间:2.05.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春季拍卖会。

《大清乾隆年制》款

7:清乾隆紫地轧道描金粉彩缠枝花卉八吉祥纹瓶,尺寸:高19.4厘米,估价:RMB12,,~20,,,成交价:RMB20,,,成交时间:.12.04,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此件紫地轧道缠枝花卉八宝纹瓶,巧作纤颈撇口,垂肩丰腹,承以矮足。通体造型比例妥帖,不失端庄。外壁以繁复粉彩细绘,上下部分分别装饰有“锦上添花”之称的轧道色地粉彩花卉纹,无论口沿之处的灵芝云,颈部缠枝宝象花纹,颈肩部之卷草纹,肩部及近足处之西洋卷草花卉纹,皆笔触温婉,细腻入微,色彩丰富。腹部主体留白,绘粉彩八宝纹,立体像生,八宝之外,不复加更多装饰,使其意义更为突出,意蕴深刻。足墙以料彩绘回格纹,底心留白署矾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方款。以粉彩花卉搭配锦地的“锦上添花”,出自治瓷名臣唐英的巧思,如此搭配所打造出的极致美感效果空前绝后。“锦上花”式设计源自古典文学中“锦上添花”一语,首见于宋代文人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了了庵颂》。与苏轼年代相若的黄氏乃当时最具影响力之文人,以唐代诗人杜甫为宗,尤以收藏、临学杜甫之作著称。同身为书家、诗人及画家,乾隆帝对于黄氏极为景仰,因此“锦上添花”一词对他亦别具意义。诗中,黄氏以丝绸织锦比拟新建之佛庵,而现身于其间的他,就像是花朵,落于织锦上,使得这幢独特的建筑更显迷人。“锦上添花”成了朗朗上口的成语,意指“好上添好”,寓意吉祥,贺人美事加乘,福禄双至。此器上下部分以这种极为繁复的工艺描绘,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色彩与细节,而器身通景却以白底洋彩描绘八宝纹,于繁复热闹中忽而展现宝像庄严之氛围,深刻阐释了五蕴皆空,诸般心愿集之大成的深刻奥义。

8:清乾隆青花粉彩暗花莲托八吉祥纹贲巴瓶(一对),尺寸:高25.4厘米,估价:RMB12,,~15,,,成交价:RMB20,,,成交时间:.06.05,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贲巴瓶,俗称“藏草壶”,为藏族宗教活动中为神像和信徒本人沐浴时所用的净水瓶,多为金、银、铜质,瓷制少见,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是一种祭祀用品。这对贲巴瓶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无流,无柄,高圈足外撇。此瓶以白釉做地,由上至下用斗彩依次绘八吉祥、回纹、覆莲、仰莲、如意云头、蕉叶等纹饰。腹部主体纹饰为莲托八宝纹。八种法器的排列顺序因年代不同各异,清代基本排列次序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及盘肠。青花绘纹与粉彩花样浑然一体,争辉斗艳。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书款。八吉祥,又称“佛家八宝”,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八吉祥是佛教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分别是法轮,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物;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物;宝伞,佛说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物;白盖,佛说遍覆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鲜脱禳劫之物;盘长结,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八吉祥纹始见于元,流行于明清。常与莲花组成图案,作折枝莲托八吉祥的图案。八种法器的排列顺序因年代不同各异,清代基本排列次序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及盘肠。清乾隆以后有见将次序打乱的现象。

古玩收藏鉴定交易,小程序搜“高端古玩古董鉴定”

        芝麻开门收藏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区别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ukuia.com/hkbm/4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