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芙蓉”花开创业路“今年我种植了亩‘野芙蓉’,技术跟销路都不发愁,现在我种植的野芙蓉长势都不错,就盼望着丰收了。”思唐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村民谭仕鹏,站在绿油油的“野芙蓉”基地里高兴地说。
据了解,野芙蓉,学名黄蜀葵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野芙蓉浑身是宝,花、果实可食用,叶、根可入药,种子可榨油,且营养价值均极高,种植野芙蓉每亩经济效益达万元。供职于中国日报网记者的陈长荣,年毅然放弃工作,回家投资万创办了思南源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采取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的运营模式,现在公司已慢慢走上正轨。思南气温和土质都适合“野芙蓉”的生长,可以让老百姓的土地无空隙。其中,思南县绿野专业合作社的任贞东就是陈长荣带动起来的种植“大户”。
目前,该公司已在思唐街道办事处、思南县绿野专业合作社、瓮溪等乡镇发展种植“野芙蓉”0多亩,预计销售收入达多万元,已带动周边农户多人就业。“野芙蓉花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生物黄酮含量高达6%,远远高于其它物种的含量倍。生物黄酮在抗心脑缺氧、缺血,增进人体代谢中抗氧化功能以及缓解抑郁紧张症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很高的经济价值,并能形成产业链。”陈长荣说起: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充满了信心。
思南县农牧科技局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陈长荣发展的项目,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财富,我们也减轻很多负担。
因为他种植保健药材的“野芙蓉”品种,无需打农药和施肥,只除草和维护,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同时也带动我县的经济纽带。”(李大勇)
总编:杨胜荃
策划:罗福能
责任编辑:王小松
执行编辑:宋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