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今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其实早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则有:“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程哲在《蓉槎蠡说》一书中品评明代瓷器时推成窑瓷器为明代之冠。另在清初朱彝尊《曝书亭集》中也记载:“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青花加彩在自身演化中,技法由单一到复杂,釉上彩由单色到多色,有许多品种。按釉上加彩数量划分,有青花单彩(青花金彩、青花红彩、青花绿彩等)、青花双彩(青花黄绿彩)和青花五彩。
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
青花五彩创烧于宣德年间,经过空白期后,成化年间再度烧制。此时的青花红彩既继承了明代早期的红彩特色,有继承了宣德红彩的凝重。然而成化青花红彩总体施釉较薄,呈色清淡,并泛出油量光泽。常见器物有盘、碗、高足碗、杯等,纹饰柔和清秀。青花绿彩既在青花纹饰中添加绿彩,效果近似于斗彩器。传世品有青花绿彩卷草纹和龙盘、碗、杯等,所绘青花和绿彩色调淡雅和谐,绿彩泛黄,玻璃质感强。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如果成化斗彩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器品种,但论及工艺技术与艺术成就,成化青花则不相伯仲,甚至更为出色。而成化青花的清丽淡雅、烂漫天真,与雄浑浓重的永宣青花形成了鲜明对比。
成化朝的官窑青花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宣德遗风仍存,但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其特点是青花颜色清谈典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
成化瓷器的胎子洁白、细密,胎体轻薄秀美;釉子洁白肥腴,纹饰纤细活泼,大量采用双勾平涂技法。
成化青花瓷常见纹饰有荷莲鸳鸯、松竹梅石、灵芝花草、秋葵牡丹、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菊花苜蓿、兰花桅子、宝相花、山茶花、牵牛花、莲花八宝、龙、凤、火云、狮子麒麟、海兽、花鸟团龙、婴戏仕女、八仙高士,以及梵文和藏文等。器口内外多以弦纹,少数以卷草纹带或锦地纹带装饰。
明成化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
足外墙一般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常见官窑瓷器有碗、盘,杯、高足杯、高足碗、卧足碗、罐、盒、炉、洗、盏托、梅瓶、玉壶春瓶、梨壶等,绝大多数是小件器,“成化无大器”之说。
成化瓷修胎规矩,瓶、罐、壶等立器有的隐约可看出接口痕迹;盘子塌底,碗、盘器足较直且稍高,底有釉,并有六宇双圈或六字双框款,写“大明成化年制”。从窑址出土的瓷器看,写有双框款的瓷器,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也有在罐上写“天”字款的,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成化款苍劲有力,笔画圆润,字体较大,被框”、圈紧紧束住。
成化民窑青花瓷,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纹饰常见狮子、麒麟、海兽、荷塘鸳鸯、秋葵山茶、山石花草、折枝牡丹、婴戏、高士、结带宝杵等,有的纹饰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无论哪种都透出潇洒活泼,从随意之中见其清丽。
成化民窑瓷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其器型规整、胎子洁白细密、釉子光润肥厚的程度,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窑青花瓷多数无款,少数有款的既有写“大明成化年制“的,也有写”大明成化年造"的。
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宫碗
宁存成窑,不苟富贵
明朝进入成化时代,制瓷业展现出全新的风貌。成化瓷一改永宣时期凝重敦厚、胎厚器重、纹饰豪放、生动的特点。呈现出精巧秀丽、轻盈雅致的时代风格,再配以色调柔和淡雅、发色稳定的平等青料,更显相得益彰。成熟的青花工艺、斗彩、素三彩、孔雀绿青花、黄地青花、白地红彩等品种共同构成了成化瓷的基本风貌。成化瓷不仅将将中国瓷业带进了第二个高潮期,也为后世留下了备受追捧的珍品贵作。
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
虽然现在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在过去却不被人看重。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成化瓷一直是瓷器收藏家趋之若鹜的“宠儿”。对于清代和民国的瓷器古玩商来说,最被他们看中的品类一为宋瓷,另外就是永宣成(永乐、宣德、成化)瓷器,清代和民国的收藏家们认为宋瓷和明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瓷器水平是最高的,清代的官窑瓷器都是作为“添头”送给买家的,若买一宋代龙泉窑,卖家还可以附送一乾隆官窑。及至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拍卖市场,乾隆以后的瓷器还是没有资格参与竞拍的,瓷器拍卖专场主要以明代和宋代的瓷器为主。
成化官窑量少而质精
由于烧制规格考究,成窑瓷器堪称中国御瓷至珍名品。中国著名陶瓷考古专家刘新园曾以景德镇珠山明御址出土宣德与成化瓷片数量相较,成化一朝帝祚为宣德者二倍有余,然出土破片及残件数量却未及后者一半。苏富比前亚洲区主席朱汤生曾称,现存之完好传世成化瓷,存例大多入藏博物馆,民间收藏数量不多。成化瓷“量少而质精”的特点显露无疑。
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盌
从不同时期的成交额、成交量对比来看,也能看出成化瓷器市场呈现出“量少质精”的特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自年至年,成化瓷器仅占明代瓷器4%-9%的成交量,却获得了8%-25%的成交额。成化瓷传世器不多,品相完美者更少,这注定了市场流通数量少之又少,也注定了精品佳器的拍卖高价。
成化青花:拍卖高价的缔造者
成化青花瓷器多为小件的杯、盘、碗、碟、盖罐等器,凭借其玲珑秀奇、段巧工细,堪称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深受后人赏识。
明成化青花荷塘罐
明代瓷器工艺发展到成化时期出现了追求精致典雅的风尚。成化瓷器造型精致细巧,胎薄釉润,画风精细。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可分为早期青花和典型青花两个阶段。早期的青花瓷器风格与宣德时期相似,青花用进口青料,发色浓艳有黑点,难与宣德青花区分,且这类成化青花瓷器生产时间很短,传世品较为少见。典型的成化青花瓷器由于采用了国产的平等青料,发色淡雅无黑斑,青花色彩更为清丽明快,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明成化青花缠枝莲瓜棱甘露瓶
北京翰海专家鉴选征集,秋拍甄选详情咨询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